报告人🛋:汪君 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时间🧛🏿:2023年7月18日(星期二)10:30-11:30
地点:杏宇娱乐张江校区4号楼600会议室
邀请人👳🏽:吴晶晶 长聘教轨副教授
报告人介绍:
汪君教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加入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杏宇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20年期间➛,任职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20年⚖️,加入了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任职副教授。2023年7月晋升正教授。近年来🤕,围绕含膦的手性化学物的设计与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应用;杂环类化合物的氢官能团化反应;植物中天然产物的后期官能化改造以及药妆品中小分子的结构修饰🔴,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了包括CCS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 Catal.; Nat. Commun.; Sci. Adv.; Chem. Sci.; ACS Catal.等研究论文及综述60余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2017,获得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ACP Lectureship Award (Singapore);2021 获得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讲学学者(K. C. Wong Foundation Scholar)🙍🏿;2022年入选香港青年科学院(YASHK)院士。
报告内容简介:
在不对称催化领域🍏♿️,手性膦配体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的配体🥉🏊🏻♀️。随着手性膦配体需求日益增加,如何高效构建手性的有机磷化合物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膦氢化反应是合成手性膦化合物最为直接高效的方法。近来🙎,我们实验室开发了以烯烃、炔烃、丙二烯和环丙烯作为底物的不对称膦氢化反应🥷🏽。这些方法能够高效🙋🏿、直接而模块化地获得具有大量的手性膦化合物,为新配体的合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