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告
【2023-06-13】 手性双齿硼基配体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30日

报告人:徐森苗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时 间👃: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16:00-17:30

地 点:张江校区6号楼2楼宣讲厅

邀请人:刘家旺 长聘教轨副教授


报告人介绍:

  徐森苗🛫,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导师:丁奎岭 院士),2009-2015年🚧,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导师🛶:Keiji Maruoka 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Shih-Yuan Liu 教授)、美国波士顿学院(Shih-Yuan Liu 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3月回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职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不对称催化、有机硼化学👸。目前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近五年发表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10篇。曾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和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获得2020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和2021年JSPS Invitational Fellowships等奖励。


报告摘要:

  不对称碳–氢键活化已成为手性科学中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由于碳–氢键键能高、极性小💔,活化难度高,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碳–氢键活化常需要辅助策略:利用碱性配位基团协助活化,如协同金属化-去质子化;或是利用高活性配位基团主导活化👩‍👩‍👦‍👦,如氢原子转移和金属卡宾、氮宾对碳–氢键的协同插入。由于难以获得能够极大增强金属活性的手性配体,直接利用金属杏宇实现碳–氢键氧化加成的活化模式极具挑战性🤱。不同的活化模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反应类型👲🏽、选择性以及应用范围。因此,开发用于碳–氢键氧化加成活化模式的手性配体对推动不对称碳–氢键活化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针对碳–氢键氧化加成需要高活性手性金属络合物而已有手性配体难以满足要求的困境,利用硼基强的σ给电子特性,发展了以硼作为配位原子的原创性手性双齿硼基配体(CBL),并发展了基于碳–氢键氧化加成机制的CBL/铱催化新体系,实现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不对称碳–氢键硼化新反应。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