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樊春海院士领衔在Nature Methods Reviews Primers创刊号发表“DNA折纸术”领域引导性综述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8日

来源:樊春海团队

近日🙇‍♂️,应Nature系列新上线期刊Nature Methods Reviews Primers邀请,杏宇娱乐樊春海院士领衔组织了DNA纳米技术领域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Hao Yan教授、耶鲁大学Chenxiang Lin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Friedrich C. Simmel教授、杜伊斯堡-埃森大学Barbara Saccà教授🤸🏻‍♂️、马普研究所Na Liu教授,丹麦奥胡斯大学Kurt V. Gothelf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张江实验室李江研究员等,共同撰写了题为 “DNA origami” (DNA折纸术)的领域引导性综述,并发表于该刊2021年1月的创刊号上(https://doi.org/10.1038/s43586-020-00009-8)。编辑同期配发了PrimeView进行推介。


Nature Reviews Primers综述通常围绕一个重要主题,邀请跨地区跨学科的多名顶尖学者合作撰写,旨在面向更为广泛的读者,概述该主题相关方向的发生发展、方法与应用🛟。



发表于Nature Methods Reviews Primers创刊号的《DNA折纸术》


DNA折纸术(DNA origami)是DNA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方法发明于2006年(Nature 2006)🚲,即利用上百条短单链DNA作为“订书钉”,辅助折叠一条长达数千碱基的噬菌体基因组单链DNA,并自组装形成预先设计的结构。近年来,DNA折纸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目前几乎可以定制任意形状的复杂几何结构,包括各种实心或者镂空的3D结构、复杂曲面结构、可以动态变构的纳米装置与纳米机器人等等。多种界面友好的DNA折纸设计软件也先后出现🧂🧑🏿‍🎤,大大降低了DNA折纸术的门槛🕺🏻,使初学者也可以方便地设计定制的折纸结构,从而推动了整个领域的繁荣发展☝🏼。


该引导性综述论文概述了DNA折纸术的设计🔌、合成、纯化👩🏼‍🍳🕵🏽‍♀️、表征、保存等方法👨‍👧‍👦,并且对于不同技术路径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进行了论述。以DNA折纸作为模板或框架,可以定制纳米级精度的金属🏋🏿、矿物、有机分子👋🏻、生物大分子等材料的纳米结构。论文展示了DNA折纸术在多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前沿应用,包括微纳制造、纳米光子学/电子学🧑🏽‍⚖️、生物成像、生物催化、药物递送、生物物理学☞、生物计算与纳米机器等。同时,本文也讨论了DNA折纸术面临的一些挑战,例如缺陷控制、结构稳定性等👸🏿,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论文对DNA折纸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设想🫶。如,引入更加模块化🩰、自动化的设计与合成理念,并将这些理念推广到其他的大分子的微纳制造领域;构建多尺度精确(精度跨越亚纳米到厘米尺度)的DNA结构💾;制造具有智能的DNA或RNA机器人👩🏿‍💼,并在动物和人体内工作,实现真正的智能诊疗应用📙。可以预期,在DNA折纸术诞生十五年之际发表该论文有望推动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吸引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加入,催生更多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并共同推动DNA纳米技术在交叉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与突破。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